美,我所欲也;
健康,亦我所欲也;
二者可得兼;
減肥爾。
每年 10 月 11 日,由世界肥胖聯合會(World Obesity Federation)倡導的「世界肥胖日」活動會在全球范圍內舉行,旨在促請政府、機構和民眾對肥胖問題的關注和積極干預。
而我們自己應該先明白是什么使我們變胖,變胖又會導致什么健康問題?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worldobesity.org/data/map/overview-adults
不知不覺吃多了
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中占比最大的仍然是主食類的米面。最火的小吃仍然是香口的燒烤、炸物、糕點。逐漸流行的西點烘焙更是把高糖高脂肪集了個大成。
另外一大類被我們標記為增肥的「大魚大肉」,食材本身自有的或者烹飪方式導致的高脂肪,也帶來大量額外的熱量攝入。
上述高能量密度的食材搭配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「不知不覺」吃多了。
而我們觀察到正在減肥的人們,總是在苦惱控制不住吃多了,卻沒有意識到,「不知不覺」才是減不下來的根本原因。
何為「不知不覺」?列舉幾條表現:
減肥,不吃肉了;
減肥,晚上只喝自制果汁;
減肥,不吃米飯了;
我的早餐是一碗雜糧粥、一個饅頭、一根油條;
從來不閱讀食物成分表;
早餐不吃。
你中了幾條?
對食材分類缺乏認知,對份量把握不準,單一搭配的餐盤,是大部分參加丁香診所體重管理的小伙伴的通病。
簡單地節食和固定食譜的減重方法往往并不能提升認知,因此也難以長期維持。
上圖的餐食,少油少鹽,食材都是原生態,常吃粗糧雜糧但從營養師的角度,調整空間仍然不小,小伙伴們你們看出問題了嗎?
肥胖會帶來健康問題
眾所周知肥胖會帶來大量的健康問題,其中糖尿病則是以其為獨立的高危因素,因此還出現一個新詞:
糖尿病 Diabetes + 肥胖 Obesity = 糖胖癥 Diabesity
圖片來源:123rf.com.cn正版圖片庫
高血糖和體重超重成為一對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,反過來管控血糖或者管理體重則是良性循環。
正是由于控糖和控體重有這樣同源的機制,利用糖尿病飲食的「碳水化合物計數法」結合「食物代換法」的運用,可以將復雜的熱量計算轉化成簡單實用的份量估算,結合自身的日常飲食,對食材進行種類、份量和搭配的調整,在均衡健康飲食的范圍內,實現逐步的減重。
我們不倡導固定模式的餐單,而是著重在原有的飲食記憶上撥亂反正,通過厘清份量來進行調整。
如圖展示的正是搭配均衡、份量清晰的餐食,飽腹感強且營養素全面,總熱量受控。
健康與美,在均衡飲食的加持下,是可以兼得的。
出處:搜狐 / 丁香醫生
如不慎侵權,請即聯系我站。